張文亮教授
當我成為陪病者,主治醫生,護理師們一再地告訴我,
出院後要小心,一定要過乾淨的生活。
我在醫院時,有幾位資深的陪病者,也反覆與我分享,
不少病人很快的再回醫院,
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出院後飲食不乾淨,吃東西不謹慎,不節制。
甚至出院,就與親友辦慶祝大餐,
吃到過期的海鮮、生魚片、未熟牛肉等,
有的立刻回醫院急救,有的因敗血症,迅速身亡。
為甚麼會這樣嚴重?
免疫力弱的病人,會染上敗血症,最主要的感染菌種,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三種細菌。
百年來,大腸桿菌是最有名的致病菌。我在學生時期,修「環境微生物學」,大腸桿菌與其數目是必須操作的實驗,大腸桿菌是國際公認水汙染的生物指標。
世界上溫血動物的大腸裡,都有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常藉由糞尿感染人類,是最常見的人畜共染疾病。
大腸桿菌是自然界,極少數能夠抗人體胃酸的細菌。外來的大腸桿菌過多,易使人感染「尿道發炎」、「胃痛」、「腦膜炎」(小孩感染),以及進入血液,引發「肺炎」與「敗血症」。
大腸桿菌的抗藥性強,若染上大腸桿菌,免疫力弱與體弱的老人,幾乎無法使用抗生素,能抑制大腸桿菌的抗生素濃度,會先造成人體的腎臟衰竭。
長期以來,大腸桿菌是人類最易感染的病原菌。是免疫力弱的病人、老人,最易引發敗血症的菌種。
感染大腸桿菌的途徑,與生活不乾淨有關:
第一, 愛與多人接觸。
尤其接觸到與上廁所後,不認真洗手的人。所以,要少出現在公眾場合,不要愛與人握手。
第二,吃到多含大腸桿菌的食物。
如生魚片或不新鮮的海鮮,未煮熟的牛肉、豬肉、羊肉、雞肉、魚肉等。大腸桿菌也常在隔夜菜、罐頭食品(開罐後24小時內,尚未吃完)、儲放太久的水果、蔬菜等。
大腸桿菌,是普世食物安全最重要的指標。因此菜市場的牛肉、豬肉、羊肉、雞肉、魚肉,都不能買,暴露在眾人前,容易有大腸桿菌滋生。
菜市場的青菜與水果,不能買多人摸過的。大腸桿菌,在上面能超過七天的存活期。只能買超商店(如全聯、家樂福、福客多等),冰凍密封的肉,與包封的青菜。
第三,不能喝未經消毒的水。免疫力弱的人,不能喝礦泉水、未煮沸的水、牛奶、飲料(汽水、咖啡與茶)等。
第四,不能接觸到貓、狗的大便。這是路上貓狗大便,必須立刻清走的原因,對免疫力弱,與老人的健康有影響。
第五,不能接觸野鳥的糞便。
第六,使用公共廁所,不能接觸未消毒的馬桶。
第七,未用酒精消毒的餐桌,不能在上面食用。
每天換內衣褲,定期更換被單、毛巾,否則大腸桿菌容易吸附其上。
第八,接觸自己或別人的傷口後,要仔細洗手等。
長期以來,我的妻子照顧我,照顧的太好,所以我很健康,長得白胖,笑口常開。
當我成為陪病者,我的第一個挑戰,是必須面對角色的互換,為了照顧人,我要養成生活乾淨的習慣。
我要責怪大腸桿菌嗎?不,我求主幫助我,也願別人幫助我,提醒我,指教我。這是一個男人的心聲。
叫我陪病達人,這是我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