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耀強

每首詩歌背後都一定有感人的故事。 「我的故事,我的詩歌」是美國「聖詩王后」芬妮 克羅斯比所作的「有福的確據」中的兩句副歌歌詞。這位著名的盲人女詩人藉著這首詩歌來見證她的一生;詩歌裡充滿了聖經的真理和對上帝的讚美。

著名的神學家陶恕博士在他的著作《渴慕神》中寫道:「對於一個追求神的人來說,唱詩是最甜蜜的事。深入的敬拜可進入到神的同在,使我們的靈裡飽足。」教會的徐彬弟兄也曾經在我們愛家團契分享過“詩歌背後的故事”,使弟兄姊妹們對那些年代久遠的聖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感動。

〈申命記〉8:10節,神這樣說:「你吃的得飽足,就要稱頌耶和華你的神。」在我信主的道路上,詩歌敬拜無數次讓我真正體會到神的真實,並使我靈裡飽足,進而在接下來的生活、工作和侍奉中更加充滿動力,信心和盼望。

以下分享的是我與詩歌敬拜的幾個故事。

2012年時,我們己經移民到加拿大約有5年,信主也有4年餘。在那段日子裡,我們一家人一直住在本立比Burnaby, 。那時我是 “空中飛人” ,每年要在溫哥華和北京來回往返4趟,因為在國內開個小公司,要賺錢養家。這樣折騰了5年,感到身心疲憊,一咬牙乾脆放棄了國內的生意就過來長住了。

在溫哥華長住後就感覺到生活不容易。雖然已經移民多年,沒有在當地上過學上過班,要掌握英語談何容易,而花掉的每一分錢又都是來自過去的積蓄。我不由地對前途感到憂心。

信主後雖然對神也有一點信心,但內心其實並沒有常常感受到喜樂;參與的教會活動也沒有讓自己感覺到靈命有真正的長進,總是感受不到聖經上描述的有神同在的喜樂。

在2012年的4月份,教會的一對夫婦建議我們去泰國參加一次特會,並說一定會大有得著。他們已經堅持去了兩年,每年有三次飛泰國參加這個特會。那位弟兄是牙醫,可想而知一年下來他會因此放棄多少收入,但他們卻能甘之如飴。經過我和妻子津梅考慮再三,最後咬咬牙決定我們也要參加一次。

那次我們是坐東航先飛上海再轉曼谷,到當地飯店住下後差不多已是凌晨3點,人已經累得實在不行。但接機的弟兄告訴我,那間教會每天早上6點有晨禱。於是我再次咬牙決定到時候我先去參加。

六點不到我強迫自己起了床,迷迷糊糊像夢遊般的去了那間教會。還好地點離飯店不遠,就在隔壁。一進去就聽到飄進耳朵的讚美詩,原來是由師母彈琴,牧師帶領在唱詩,早到的弟兄姊妹們圍成圈一起跟著唱。接著我加入他們的行列之中,跟著唱了起來… 。

令我想不到的是,他們這一唱不是10分鐘,20分鐘,而是足足唱了兩個小時。在唱詩的中間不斷穿插著牧師的禱告,弟兄姊妹當時有感動也可以加入。整個兩個小時裡師母的琴聲一秒鐘都沒有停。儘管有時大家也會沉默不語,卻感受到聖靈在我們中間自由的運行。那種氛圍中的敬拜使我完全放鬆,甚至消除了旅程的疲憊和睏意。更深入的是,在敬拜中我經歷了一種無法言喻的喜樂和對神的渴慕和讚美,充分享受與神同在時的美好。這是在以往的聚會中我未曾體會過的。

曼谷的4月份是夏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氣溫能夠達到42-45度,走在戶外幾分鐘人就像被烤化似的,甚至感到呼吸困難。感謝神,我和津梅在接下來的4天中,一次又一次的經歷敬拜中的甜美,體會到聖靈在身上的工作,也在敬拜中心靈得到安慰、滋潤、供應,增添了力量,和信心。

2012年的曼谷之旅點燃了我和津梅對於敬拜的火熱。就像大衛在〈詩篇〉63篇第三節所說的,「因祢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稱頌祢。」

曼谷回來後,我們家的最大的改變就是,津梅把多年不碰的琴重新拾起來,我也把詩本撿起來。從此我們家經常充滿敬拜和禱告的聲音。

那時我和津梅還沒工作,又正值孩子放暑假,每天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把兒子Henry送到Deer Lake的Shadbolt Center上兩小時的藝術課,然後等他上課結束。在等待的時間裡,我們常常坐在Deer Lake 花園裡的一張長椅上,用手機聽一篇講道,然後唱詩。有時候也在湖邊的大片草地上或繞著湖邊走邊唱,即使有人從旁邊經過我們也不停。唱到「如鷹展翅上騰」詩歌時,我們還自然地張開雙臂,感覺真的是在神的國度裡自由地翱翔。

那段時光讓我們夫妻感受到敬拜中的喜樂與滿足,真就像〈詩篇〉23篇中所描述的那樣:「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息的水邊。」 Deer Lake 成了我們夫妻的”毗努伊勒”,就是雅各在亞伯渡口遇見神的地方。

將近8月底的某一天,我接到一位主內弟兄的電話,說他的一位生意夥伴急需聘請一位港口船長,協助處理遠洋貨輪到溫哥華港後的相關事宜。他告訴我原先是一位來自香港的資深船長在經辦這個工作,但他做了將近40年現在馬上要退休了,問我是否有意向?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這件事情對我說來並不靠譜,因為自己缺乏北美經驗,語言也沒有過關,要是做不下來可就要出大事了。但那時候真是常常被聖靈充滿,信心感爆棚,想著在神沒有難成的事,就答應和那位老闆見一面。

老闆約我在Kingsway 的一間海鮮餐廳見面,沒聊幾句他就問我,可不可以兩天後就是9月1日開始上班,開出的薪水更是超過我預想的30%。

感謝神!就這樣我在溫哥華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而且還是和國內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我這個既無本地學歷,也沒有本地工作經驗的空降兵,一下子直接進入了我熟悉的領域。

回想整個過程,我確信這一切都與源自於我們那次有聖靈同在的真實敬拜。神的話語是信實的,神的大能也是真實存在的。就像〈以弗所書〉3章20節所講的:「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中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2016年的6月份,我辭去那份工作,轉到了現在這家溫哥華港務局擔任商業船長;幾乎是在同時,我在教會也開始擔任敬拜團的事奉。在以後的這8年多的工作和事奉中,我充分感受到神在與我同行,保守看顧我每一天。就像那首詩所唱的:「經風暴,過黑夜,度阡陌,越洋海,有主手牽引我」,我就能駕船乘風破浪勇往向前。神賜下智慧與能力,讓我越事奉越甘甜,越事奉越喜樂。這樣的奇妙經驗也讓我更有信心和確據,在今後工作和事奉過程中,神必會一直帶領我一路同行。

最後,我用詩歌“因祢與我同行” 來結束我的分享和見證,“在我所行路徑,在我所歷際遇,處處留下有主同在的恩典痕跡。”

因祢與我同行,我就不會孤寂, 歡笑時祢同喜,憂傷時祢共泣。
因祢是我力量,我就不會絕望, 困乏軟弱中有祢賜恩,我就得剛強。
經風暴,過黑夜,度阡陌,越洋海, 有祢手牽引我,我就勇往向前。
願我所行路徑,願我所歷際遇,處處留下有祢同在的恩典痕跡。

**作者是溫哥華聖道堂的弟兄,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