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

基督徒負有明確的使命要見證榮耀的神。在舊約中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我所揀選的僕人。”(賽43:10);新約中耶穌在升天前也說“(你們)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b)。而按照聖經,“在那蒙召的”, 基督不止是 “神的能力”, 而且“總為…神的智慧” (林前1:24)。在箴言中,智慧甚至被認為是基督的代名詞(參:箴8:22-31)。因此,努力效法基督的屬靈信徒會越來越像基督,也因此越來越能夠在他們身上見證來自神的智慧。這智慧是他們不同於世人的一個最大生命長處。它不僅僅限於教會的服侍,而是無論在教會內外都會如光一樣的照在人面前。這智慧在這黑暗的世上, 不但會讓不信之人看到屬靈信徒心中一片光明,也能夠讓屬靈信徒在處理教會之外的世上各樣事情見證神的榮耀、恩典和信徒敬虔的益處。

一、屬靈信徒處理世事能夠智慧充足,如明光照耀

聖經表明,屬靈信徒充足的智慧,如同他們剛強的靈命,是最大的生命長處,要“顯在”所處的“彎曲悖謬的”“世代中”, “好像明光照耀”(腓2: 15)。這方面最好的一個例子是舊約中被稱為神“大蒙眷愛的人”、與神的關係極為親密的但以理 (但10:19)。他彰顯剛強的靈命,敢於不從王命去吃王膳(但1:8),甚至寧可違背禁令而被扔進獅子坑中(但5:16-17)。但不僅僅如此,聖經還特別多次提到但以理因為“裡頭有聖神的靈”而“心中光明,又有聰明智慧”(但5:11),讓位高權重的不信之人都為此折服,並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為此不但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看出了這一點(但4:18),甚至連之後推翻巴比倫王朝的大流士王也同樣感嘆“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和由此生髮出的智慧, “想立他治理通國” (但6:3)。

無獨有偶,舊約聖經還記載了另一位屬靈信徒,他的的智慧充足也在不信之人面前見證了神的榮耀。他就是約瑟。約瑟不同於但以理原本就是貴族出生,“通達各樣學問,知識、聰明俱備”(但1:4),他出生於卑微的游牧放羊家庭,而且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經歷被賣到埃及為奴和入獄坐監的艱難人生,根本難以有機會來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當卻他剛出獄就能夠為法老解夢,並為準備對付未來的七年災荒提供了多個建議。法老同樣看出約瑟“有神的靈在他裡頭”(創 41:38),是“這樣有聰明有智慧”(創 41:39)。法老跟尼布甲尼撒王和大流士王一樣都是不信真神的人,自然不會真正明白到底什麼是“神的靈”,但他同樣被約瑟的智慧所打動,對他委以宰相重任。由此可見, 屬靈信徒的智慧充足是因著“神的靈”, 與世上學問知識的裝備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與上述舊約例子相呼應, 新約聖經也記載了一個例子,即使徒們在聖靈引領下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通過管理飯食去照顧猶太人寡婦的供給( 徒6:1-4)。這種管理飯食的雜務雖然和但以理和約瑟當宰相時所要處理的各種屬世事務難以相比,但神也仍然只重用挑選被聖靈充滿因而能夠智慧充足的屬靈信徒,而不是首先著重於有無相關專業背景即工作經驗。這其中的緣由值得基督徒深思。

二、處理世事的智慧充足見證聖靈的恩典

如前述的聖經例子所表明的,信徒的屬靈程度與他們的屬世事務處理能力密切相關,而不僅僅體現在他們的屬靈事工服侍方面。從根源上來講,屬靈信徒之所以能夠有處理世上萬事的充足智慧,乃是他們能夠通過因神/聖靈的同在而獲得的恩典。以但以理、約瑟為例,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是因“神在各樣文字、學問(“學問”原文作“智慧”)上賜給他們聰明、知識”(但1: 17),而約瑟也是因為“神…與他同在,…又使他在埃及王法老面前得恩典、有智慧。”(徒7:9-10)

呼應以上的具體例子, 林前2: 10-12更進一步清楚地指出: 基督裡的智慧“只有神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 …像這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 我們所領受的,…乃是從神來的靈,叫我們能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這段經文經常用來解釋為什麼唯有基督徒靠聖靈能獲得屬靈智慧去明白信靠基督靈魂得救這樣“神深奧的事”(林前2: 8),但它所揭示的神籍著聖靈啟示基督徒的普遍真理, 也能夠解釋屬靈信徒為什麼能夠有充足智慧處理世上萬事。因為聖靈要參透的“萬事”顯然也涵蓋世上的萬事。聖經上神首先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按照祂的智慧創造了天地萬物和人 (創1;箴8:30-31 ),而世上萬事無非就是這些被造物內部或相互之間的互動。弗4:6這樣寫到:“一神—就是萬人之父,超越萬有之上,貫通萬有,在萬有之中。” 這節經文與林前2: 10-12相呼應,明確指出神及其智慧的旨意貫通在神所造的萬物萬有之中。當屬靈信徒與神更親近神也與他們更親近時(雅4:8), 他們就能更多被聖靈充滿,更加得益於“能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 (林前2 : 12),因此也更有智慧處理世上萬事。與之一致,神要我們交託給他並倚靠祂成全的事,包括依靠神的智慧來處理的事,顯然也不是僅僅是指教會屬靈的事工,而是包括了世上萬事。 (詩37:5)

聖經還從反面來印證這一道理:原本因比較屬靈而有智慧的信徒,如果後來偏行惡事難以繼續親近聖潔的神和聖靈,在處理世事上就會也變得沒有智慧。一個觸目驚心的例子是所羅門。他一出生耶和華就愛他(撒下12:25);他年輕愛主的時候號稱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王上3:12)。但當他年老時,卻違背“耶和華曾吩咐他不可隨從別神”的命令(王上11:10),甚至墮落到自己也去建壇敬拜假神。結果惹神 “發怒”(王上11:9)懲罰他,要將他的王國 “奪回”,只留下一小部分(王上11:12)。他兒子繼位後也愚蠢地繼續所羅門生前長時間讓以色列人民“負重軛做苦工”的糟糕政策(王上12:3-4)。這最後的結局顯然表明年老時遠離神的所羅門,在治理國家時已不能審時度勢做必要調整,積累了很深的民怨,變得很不明智。

三、處理世事的智慧充足今生就帶來敬虔的益處

智慧充足的屬靈信徒因著“在基督耶穌裡的信心”, 顯然首先會“為那…存在天上的盼望” (西1:4-5),追求永恆裡神所賞賜的“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林後4:17)。然而,因為信徒的永生是從今生得救重生就已經開始。聖經明言:“唯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 (提前4:8) ,也就是神有今生的應許。這是因為神是美善和信實的,能智慧充足地處理世事的屬靈信徒因此會在各種“凡事”上就經歷敬虔的諸多今生益處。

神賜給但以理和約瑟這樣智慧充足的信心偉人在世上的特別的福分,這也許是不少基督徒會羨慕渴望的。但是,但以理的智慧包括學問長進都是靠神加添的,這對於一心只顧孩子學業成才卻忽略常把孩子帶到神面前的一些基督徒,應該是個當頭棒喝。因為只有“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神才會應許“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 6:33)。我們必須注意到但以理和約瑟之所以身處高位,是神要使用他們為著神國利益而不是個人利益。但正是因為許多信徒的屬靈程度還不高,為了保守我們更大的靈魂益處,神一般不會把太多名譽、地位、財富等這種屬世福分賜給我們,免得我們“所有的全都加增,… 就心高氣傲,忘記耶和華…神” (申8:13-14), 甚至因“飽足不認你(耶和華)”(箴30:9)。當然,也有一些信徒屬靈程度很高,但出於神的主權,神依然讓他們在今生多受勞苦,並沒有得到什麼屬世福分(來11:35-38),但在他們的來生神必多多賞賜他們。而這些人,當他們“醒了的時候得見(神)你的形象,就心滿意足了。” (詩 17:15)

智慧充足還會帶來另一類的今生益處,卻是每個屬靈信徒都可以享受的,也是神所樂見的。那就是屬靈信徒會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犯罪而白白受苦。詩篇32:8-9寫到:“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誡你。你不可像那無知的騾馬,必用嚼環轡頭勒住它,不然就不能馴服。”每個基督徒照理都應求神引領前行的道路,也應對神的屬性多少有了解, 但不少信徒會在長短不一的某段時間內嚴重偏行己意去犯罪。比如為忙碌求富兼職多份不幸搞垮身體, 或為賺快錢沉迷市場投機卻血本無歸等等。在現實的教會中這類例子舉不勝舉。因為他們還是屬神的兒女,結果神就給予較為嚴厲的懲罰管教(來 12:7-8)。這些信徒類似箴言中 (幸好最終還能夠被馴服的)“無知的騾馬”,靈裡的無知和放縱私慾讓他們在處理世事上白白吃了無謂的苦頭(彼前2:20)。屬靈信徒因著充足的智慧可以避免這樣的苦難。他們去求神“賜我悟性,我便遵守(神)你的律法,且要一心遵守”,並且“必遵守到底” (詩 119:33-34)。

那首老聖詩《萬福恩源》的頭兩句歌詞唱出了多少有屬天智慧的聖徒的心聲:“全能真神,萬福恩源,求使我心常讚美”。信徒在基督里新生命成長過程中會更多更深地明白包括智慧在內的基督裡那測不透的豐富(弗3:8),能妥善應對處理世上萬事來榮耀神,也可讓自己得到神應許的從今生開始來生更多的敬虔益處。如大衛王所認識到的,從今生開始“在活人之地你是我的福分”(詩142:5),我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 (詩27:13)。同蒙天召的弟兄姐妹,從今生開始“你們要嚐嚐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詩34:8)

作者:楊堅, 來自中國大陸,現在美國大學任教,參與團契主日證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