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學
1999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一首通俗歌曲《常回家看看》瞬間爆紅,榮膺了該年全球華語榜中神州音樂特別推薦獎,一時間在大江南北廣為傳唱,深入人心。
確實此歌曲調優美,易哼上口,歌詞言簡意賅,樸實直白地道出了世上應有的家庭親子關係和愛幼敬老的天倫道行,撥動了汲營忙碌的現代人緊繃的心弦,使人回歸重視家庭親情,鄉心切,竟潸然。
「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奔個平平安安。 」
當時業已漂泊在異域七載的我,聽了這首歌曲心底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極喜歡、常唱之,也為此常敦促認識的海外赤子常返國省親。到我皈依教門的一天,倏地來了靈感觸動,驀地起意“移花接木”,更改了其中的一些歌詞,欲作傳福音之用。新歌詞如下:
「找點空閑﹐找點時間﹐人人都來教會看看。獻上頌歌﹐卸下重擔﹐敞開心扉﹐進神國看看。上帝預備了美好救恩﹐耶穌洗淨了人的過犯。心中的苦水跟救主傾吐﹐人生的困惑向基督談談。看﹐聖殿團契乃是今世神的家園。快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聖殿團契乃是今世神的家園。天父不圖兒女為祂做多大貢獻﹐只要信靠祂就可以罪得赦免。快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神賜喜樂永世福無邊。天父不圖兒女為祂做多大貢獻﹐一輩子與祂行去把福音廣傳。 」
由於其時北美的眾華教會中,從國內來的慕道友與信徒甚眾,而以大陸樂曲基調為主的讚美詩歌不多,於是我先在自己的細胞小組週會中試唱,因團契中淨是大陸人,亦均為農曆年時在域外必看春晚直播一族,大夥兒對此方興的膾炙人口好歌耳熟能詳,不用教便會,易記好唱,保持著原歌的文體曲風,效果不錯;後成了每會必點的詩歌,被謔稱為團契的「團歌」。甚至還有別的教會和團契聞風而來索取這個新詞,舶去他們那廂聚會時使用。更始料不及的是,25年後的今次龍年春節,居然還有鄰市一間教會的姊妹發來微信,索取當年的這首舊作,用來在小組分享中佈道獻歌。
依我初衷,改填這歌詞,是圖將提醒世俗兒女對雙親孝順盡心盡力的原意,提升到基督信徒對天父敬重盡性盡意的高度;喚起人們在對生身恩親孝道和小家深愛的同時,不忘對靈魂之主的歸順和天家的嚮往,因為那才是我們短暫塵世人生創始成終的源頭與歸宿。
常言道,「不養兒女不知爺娘心」。身為了父母的我們,大可用此際已體味悟出的“天下父母心”,來揣摩悲聖主對其所造的芸芸眾生的博愛之心﹐或許更容易理解些其中的奧妙道理。而上帝早早就給人類立了一條帶應許的誡命:“要孝敬父母”,所以我等基督徒既要將這身體力行於一己爹媽身上﹐也更應付諸實施在天地之主的身上。
在這凡世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家,但是天主更為信祂之人設立了教會—非血緣關係維繫的普世大家庭,讓其莘莘子民於內過著在地若天的聖潔生活。身為基督教徒,不只要常回自己的俗家看看,親近生身的堂萱,言行盡孝,共用天倫之樂;同時也需常回聖所看看,親近靈萱的父神,讀經禱告,汲取活水靈糧,以致得了在世蒙福長壽之應許,終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方不失一介人子的天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