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微末

當我們捧讀中文聖經那些親切易懂的話語,你曾否思索過這個問題:這份上帝的恩典是如何臨到我們身邊的?

這本聖經不只是一本書,更像一位摯友,褪下了莊重,換上我們熟悉的「家常衣裳”,悄悄走進我們的生活。背後,是一段曲折卻閃耀著上帝恩典的奇妙旅程。

真理之光初照這片古老土地時,語言是首要門檻。拗口的文言文如無形之牆,阻擋了許多渴慕的心。早期如唐代的翻譯嘗試,多如飄散的蒲公英;明清的零星譯本,也未能普及於百姓。直到19世紀,懷著滿腔熱忱,深盼上帝話語被更多人理解的傳教士踏上中國情況開始改變。他們意識到,要讓生命種子在此紮根,聖經必須「開口說中國話」。於是,一場系統性的聖經翻譯在上帝的引領下緩緩啟幕。

這些傳道者如同匠人,為上帝話語嘗試了文言、淺文言乃至方言等各色「衣裳」。馬士曼和馬禮遜攜手完成首部完整聖經漢譯本——“二馬譯本”,儘管語言尚在摸索,卻證明了整部聖經漢譯的可能,為後續工作鋪平了道路。而真正讓聖經“換上家常便衣”,成為今日親切模樣的,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邁出的關鍵一步。 1898年,一項以貼近百姓日常「官話」翻譯聖經的宏偉工程正式啟動。期過程歷經20餘載,到1919年,劃時代的《官話與合本聖經》終於問世。

1919年,正值「五四新文化運動」風起雲湧。整個民族渴望新生,白話文運動呼籲用貼近生活的白話文取代佶屈聱牙的文言文。因此,《官話與合本聖經》的出版,如甘泉匯入變革時代。它不僅是首部廣泛傳播的純白話聖經全譯本,更在不經意間成為中國現代白話文運動的響亮點與活範例。雖有更早的白話譯本如賀清泰譯本,但此《和合本》的影響最為深遠。

《和合本》的譯者力求忠於原文,也渴望用當時中國人易懂的方式傳遞神言。他們採取「字句切合」策略,緊貼原文精髓,又大膽融入鮮活口說與新興歐化句式。其語言既樸實自然如家常對話,不失承載上帝敘事的莊重力量。客觀而言,《和合本》對中國現代文學和語言的革新功不可沒,其語言風格被許多作家採納,融入到現代漢語的肌體之中。

這份譯本在哪些方面改變了潮水的方向呢?首先是詞彙的豐富鮮活。面對中文原先沒有或用法不同的概念,譯者們煞費苦心:音譯如“基督”;意譯如“救贖”“福音”;賦予舊詞新生命如用“天國”指涉“Kingdom of God”。我們今日常用的“救恩”“信仰”“恩典”“公義”等詞,多源於此,隨聖經流傳融入日常對話,不可避免地填補了漢語在表達某些抽象意念時的空白,因此也推動了漢語向更精細化方向的發展。

其次是語法的潤飾細無聲。傳統文言文求簡,常省略成分。為忠實原文,譯者引入新句式。如「被」字句,在舊漢語中常帶負面意味,但在聖經中大量用於表達蒙恩等積極或中性含義(如“被光照耀」「被聖靈充滿」),拓寬了其應用。代名詞「他」「她」「它」的性別區分,亦由《和合本》率先引入,使表達更精確。邏輯連接詞如「因為…所以」「雖然…但是」的增多,使句式邏輯更清晰。這些語法調整不知不覺影響了我們今日的言語書寫。

《和合本》在修辭和文學意境上也下足功夫。譯者巧妙運用對仗、排比、比喻、重複等手法,使經文朗朗上口,富節奏感與畫面感,增強了文學性。這種表現力頗強的語言風格,為魯迅、冰心等新文學家借鑒,成為現代白話文學的寶貴財富。

更妙的是,《和合本》著重文化符號的「接地氣」。譯者力求減少“洋腔洋調”,尋找或創造貼合中國文化感覺的表達。如“聖靈”“天堂”等譯法,既保原意,又讓中國讀者感到親切,後成為現代漢語的固定用法。這正是上帝話語穿上中國「衣裳」後最合體的樣子。正因如此,我們今日翻開《和合本》,才會感到其語言既樸實又優美,既清晰又有力,既有上帝的超越性,又深植於我們熟悉的語言土壤。

聖經的白話翻譯之路,尤其是《和合本》的成功,與白話文運動如兩條並行又交會的河流,彼此激盪滋養。胡適、陳獨秀等白話文運動倡議者,旨在開啟民智、改造社會,這與傳教士希望藉白話經使福音進入千家萬戶的心願,某種程度上有共通之處。傳教士的翻譯實踐為白話運動提供了語言材料,白話運動的推廣則助白話聖經傳播更廣,共同推動了中國語言文字的現代化。

當然,在這過程也非一帆風順。如胡適雖借鏡《和合本》風格,但因其哲學與文化立場,對作為基督教文本的《和合本》有所保留。但上帝的工作常超越人的計劃,祂能使用不同的人與事成就其美意。

隨著中國教會成長,華人基督徒也開始承擔聖經翻譯。呂振中牧師便是其中代表,他傾注多年心血,於1970年獨自從原文翻譯完成《呂振中譯本》,是第一位將整本聖經完整翻譯成白話文的中國人,留下了另一珍貴版本。

綜上所知,今日我們能如此輕鬆貼切地閱讀聖經,背後凝聚了先驅們無數的心血與歲月沉澱。從早期艱難嘗試到《和合本》的問世,再到華人基督徒的接力,每一步都見證著上帝的預備與帶領。白話聖經不只為我們打開了認識上帝的通暢大道,也悄悄塑造了我們的語言,為現代文學審美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你再捧起聖經,讀到那些暖心、有力又閃光的話語;當「信、望、愛」「恩典」「蒙福」等字從你口中滑出;當你被某個句子深深打動,不妨想,這份便捷與親切是何等的得來不易!這些都是上帝深愛這片土地的人們,願意用我們最聽得懂、最能感受的方式,親自向我們說話的溫柔而清晰的印記。這本「大白話」的聖經,是上帝給我們的厚禮,是祂在我們語言文化中一個美麗的「道成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