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潔香牧師
在柬埔寨風光旖旎的湄公河畔,到處可見臉上掛著難以捉摸神秘微笑的佛像,要讀懂柬埔寨高棉族的心理也許要揭開這一層神秘的面紗。
佛教的國家
以佛教為國教的柬埔寨,上到王室下至平民百姓,紅白兩事均採用佛教儀式。傳統節慶主要有:柬新年、禦耕節、送水節等各個都帶著濃厚的佛教文化色彩。
可以說,柬埔寨的民風充滿了佛教氣息。因此柬埔寨的和尚備受尊重,皇家貴族、路邊婦孺無一不向他們頂禮膜拜。然而在這些拜偶像現象的背後卻是那麼的愚昧可悲:信徒用真鈔票去買假鈔票(冥錢);自己住在家徒四壁的茅草屋,卻用節衣縮食而存的金錢去建造金碧輝煌的寺廟;而在他們跪拜的僧人中,不乏晚上戴上假髮去夜總會尋歡作樂的冒牌和尚。
相反在那裏基督徒卻被社會歧視譏諷,甚至逼迫。在我的調查問卷中,100%的本土基督徒認為接受門徒培養一個主要的攔阻是受社會和宗教的壓力,以及家庭的反對。

第一個信主的家庭
西哈努克港又稱為磅遜港,靠近暹邏灣,是柬埔寨最大的海岸港口。因為這裏的人基本靠打魚為生,所以拜偶像及迷信風氣比其他鄉村更為盛行。
我們這些宣教士在本土同工引路下,走進了這一個未曾聽過福音的鄉村。公恩是這個村子裡賣粿條的柬埔寨人,簡陋的屋子前院就是他的攤位;這個村子裡早起的人,大都習慣來到這裡以一碗粿條作為一天的開始。公恩起早貪黑用心經營這一個小小的粿條檔,不只煙火氣,還有濃濃的人情味。他的粿條檔成為這村子的一道風景,如同陶淵明“歸園田居”詩句中所描述:“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當公恩弟兄聽到福音後,很快就信主了,成為這個鄉村第一個信主的人。他信主之後,被神的話語深深吸引,如同美麗的日出照耀在白色的沙灘一樣,在他心裡閃閃發亮。空閒時,他喜歡手拿著聖經,坐在家門口享受與神相交的美好時間。
在柬埔寨經過紅色高棉的大屠殺,有文化的人都幾乎被虐待致死,所以有文化的老年人實屬不多,也造成了多數柬埔寨人沒有閱讀書籍的習慣。每當村民帶著好奇心來問公恩弟兄在讀什麼書的時候,他就向村民娓娓道來神創造與救贖人類的福音;久而久之,村裏的人都知道在他們村裏有一位不拜偶像,不去寺廟,唯獨去教會敬拜耶穌的人。

家庭風暴
公恩弟兄有八個孩子。自他信主後,他的妻子和幾位孩子都跟著他去教會聚會。但其中一個名叫公內的兒子,卻一直拒絕接受福音,不進教會;甚至他為自己在村裏被人嘲笑有一個“耶穌爸爸”而丟臉。有一天,他實在忍受不了村裏人的諷刺嘲笑,回到家便對著父親拳打腳踢。他一邊打一邊哭著說:“我不要耶穌爸爸!我不要耶穌爸爸!”面對歇斯底里的兒子,樸實憨厚的父親一下子懵了;隨著兒子一下下落在身上的拳頭,他的心也被震碎了。這一個原本寧靜和睦的農家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家庭風暴。
我們得知後馬上在教會跪在主面前切切禱告,求主捆綁魔鬼撒旦的迷惑和攻擊,釋放一切被邪惡勢力捆綁的人。
神垂聽了我們的禱告,扭轉了這一位抵擋福音的年輕人的心。幾天後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跟著父親走進了教會,歸向了耶穌;之後他又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並在畢業後在教會服事,成為他們家庭裏第一位傳道人。

先知以賽亞說:「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