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台灣前副總統
七月中旬美國洛杉磯Pepperdine大學的Joel Fetzer教授和夫人到中研院來訪問我,他們想要研究臺灣的基督宗教和民主政治的關係,特別是基督徒對國家公務的参與,因此來台訪問神職人員和政治人物。他們想瞭解基督信仰如何影響教友決定投入公共服務,以及在處理政務與決策時,如何受到基督教義的影響。

陳建仁前副總統和李登輝故總統
我告訴他們台灣是崇尚宗教自由與和諧的國家,各宗教彼此尊重、相互接納。基督宗教的非政府組織與社會企業,在民主發展、醫療保健、社會福利、教育文化、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監獄牧靈、毒癮戒治各方面,都很有績效。台灣社會不僅接受基督信徒,也感謝他們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民意代表與政務官當中,有不少是基督徒或天主徒。但是我很少和他們談到日常生活和公共決策是如何受到基督教義的影響。唯一和我深談過宗教與政治的人,就是李登輝前總統。
在那次的談話中,李前總統提到「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康乃爾大學演講,以及「我是不是我的我」的名言。他認為一個從事公共服務的政治人物,應該深刻了解人民的心聲,就像耶穌所說︰「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若(約翰福音)10:14-15) 羊認得善牧的聲音,善牧也認得羊的聲音。善牧帶領羊群到青草地、溪水畔餵養牠們、包紮羊的傷口、找回迷途的羊。我提及方濟各教宗曾說:「善牧應該充滿羊群的氣味!」,他相當同意說:「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就像善牧聆聽羊群的聲音。」

李前總統提到耶穌在最後晚餐為門徒洗腳的故事,這是彰化基督教醫院送給他的雕塑藝術品主題。他認為好的政治人物應該學習耶穌為門徒洗腳的典範,社會才能夠和諧、國家才能夠進步,李前總統也邀請我在雕像旁一起合照。
談到基督信仰該如何融入政治人物的工作和生活時,我提到李前總統的名言「我是不是我的我」,Fetzer教授對這句話很感興趣。我提到聖保祿在《迦拉達書》寫道:「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我現今在肉身內生活,是生活在對天主子(耶穌)的信仰內;祂愛了我,且為我捨棄了自己。」(迦2:20)李前總統和我談話時,已經不是原來的他,而是基督在他內的他!
作為一個基督徒應該生活在基督內,也讓基督生活在自己內。唯有如此才能夠做一個良善心謙的基督徒政治人物,才夠資格來背負上主給與的政治十字架,就是愛主愛人、犧牲奉獻、無我利他,善體民心!我告訴李前總統教宗方濟各也曾說過:「真正的權力就是服務!」,他相當認同這種「僕人式領導風格」。
我告訴Fetzer教授台灣各政黨有許多信仰耶穌基督的政治人物,他們雖然屬於不同的政黨,但是都秉持基督的訓導,努力推動台灣自由、民主、法治的發展,像台灣長老教會一直追求台灣成為健全的主權國家;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天主教神父因為保護黨外人士而遭到驅逐出境;李前總統更在台灣民主化扮演重要推動者的角色。感謝這些基督信徒的用心良苦、勇敢堅定,台灣才能成為活躍的民主國家!
Fetzer教授後來又寫電子郵件來請教「我是不是我的我」的含義,我拍攝了李前總統墨寶的照片寄給他,也引用了《迦拉達書》的經文給他。我相信他會深刻體認,在台灣的虔誠基督徒政治人物,都不再是「舊的我」,而是讓基督訓導和人民心聲長存於心的「新的我」!(2024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