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

一讀《約伯記》有感

我認識的兩個同事因為“被迫”單身(指那些喪偶、婚變、失戀的人),一個得了很嚴重的抑鬱症,已經幾年不工作了;另一個是嚴重失眠,病假的時間比工作的時間還多。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難免會遇到讓你陷入負面情緒的時候。除了以上原因,你也可能會面臨學習上的壓力、工作中的瓶頸、痛失至愛親朋、被疾病困擾、粗魯的人對你惡語相向等諸如此類的各種麻煩。生活在國內的某些未婚朋友更容易陷入嚴重的逼婚焦慮,更不要說那些大齡的未婚者會因為周圍親朋好友的關心而感受到的壓力。某些未到中年的求職者,還會注意到國內幾乎所有的招聘廣告都會註明:應聘者必須在35歲以下。讓人不能不感嘆難道35歲以上的人就必須退休,回家養老了嗎?這樣的環境讓很多人身處年齡焦慮。既然我們都可能面對各種負面情緒的困擾,那麼究竟應該如何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就成了我們在人生中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聖經》舊約中的〈約伯記〉是一本很出名的著作。書裡的主角約伯是一個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的人。可那個在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的撒旦卻對神說,約伯之所以這麼正直,是因為他非常地蒙福,如果神毀掉他所擁有的一切,那麼他一定也會棄絕神。於是神就把約伯所擁有的一切放在撒旦的手裡,允許其奪走約伯的兒女和財產,可是撒旦的詭計卻沒有得逞。約伯對此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接著撒旦並沒有善罷幹休,開始攻擊約伯的身體。他讓約伯從頭到腳長毒瘡,這時連約伯的妻子也叫約伯離棄神,可是約伯卻對她說:“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

其實約伯那時從肉體到心靈都異常痛苦,以至開始咒詛自己的生日。這時候約伯的三個朋友過來看他,想安慰他。他們與約伯展開了三輪對話;〈約伯記〉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在濃墨重彩地寫他們的對話。這三個朋友不但說得冠冕堂皇,而且似乎也無懈可擊;可是約伯卻說: “你們對答的話中既都錯謬,怎麼徒然安慰我呢?”約伯只用一句話來表明他的態度:“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由此讓我想起了一個人,她就是和我在推特上經常有互動的愛爾蘭奇女子—瑪麗亞。她是一位天主教徒。在她的一個推文中,我得知原來她在三年時間裡先後失去了母親、失去了伴侶。我真沒想到原來平時看上去這麼樂觀、開朗、美麗,每天在推特上傳福音,讚美神的人卻是一個近年來在生活中遭遇到如此重大打擊的不幸女子。我覺得她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女版約伯。

當約伯的三個朋友因約伯自以為義,就不再回答他時,有一個年輕人以利戶開始向約伯和他的三個朋友發怒。他的話讓人明白:“尊貴的不都有智慧,壽高的不都能明白公平。”確實,虛妄的呼求,神也不會垂聽;可是神會藉著困苦救拔困苦人,並開通他們的耳朵,引他們出離患難。所以全能者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義,必不苦待人。

最後,耶和華用一連串的問題讓約伯明白了強辯的無法與全能者爭論,與神辯駁的也無法回答神的問題的道理。約伯由衷承認:“我是卑賤的!我用什麼回答祢呢?我只好用手摀口”;“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我從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見祢。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因為約伯在神面前謙卑順服,自此之後耶和華加倍地賜福給約伯。

〈約伯記〉為我們解答了一個人生命題,即我們的苦難有的是出於神的允許,是來自於魔鬼撒旦的試探。世俗功利與真實信仰的區別在於:前者認為你如果保佑我,那麼我就信你,不然我就不信你;而後者是全然地順服,全然地交託,全然地相信。這和愛是同一個道理。真愛就是無論對方美醜、貧富、健康或生病,你都會始終如一,不離不棄。這是一個承諾,而我們必須信守。

有時候,如果災難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不會有切膚之痛,就像約伯那三個朋友一樣,對約伯說一些似是而非,不著邊際的話,這使神的怒氣轉向他們。所以當我們不明白、不確定的時候,寧可不說,也不要亂說。我們可以像約伯那樣,把自己的疑問放在禱告裡,向神訴說。因為我們的上帝是傾聽的神,是憐憫的神,所以祂會以各種方式傳遞信息給你:有時是通過一首歌,有時是心中一閃而過的意念,有時是通過別人的口,有時是通過你看的書或是一個節目。總而言之,只要你的內心有平安,那麼你就可以判斷這樣的信息是出於神。願有信仰的弟兄姐妹,從此不再被世事所攪擾,因為我們帶著耶穌的印記,常常被聖靈充滿,被上帝的愛包圍。願大家的內心充滿平安,由內而外地歡欣美麗。